编者按
2022年暑期,北京林业大学山诺会探访富群项目地——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巴干乡团结村,走访尕多觉悟生态体验线路,为当地牧民的发展出谋划策,记录在牦牛之乡的所见所得,所思所感。
山友们第一次看见牦牛时候,它伫立在一处石块遍布的山岗,远远地,回首望着我们。它的背部隆起,头部宽大,腰腹一围长毛,四蹄劲壮,显出一股子雄厚健硕。浑身上下,唯有一双灵动的黑眼眸,给大家印象很深。
高原多猛禽野兽,诸如秃鹫、金雕、雪豹一类,牦牛虽非肉食性猛兽,却有着十倍于狼的身躯,牦牛群斗狼群的故事也不胜枚举。
听一位藏族老阿玛说,自家小时候有一头名为“尕力巴”(力巴:藏语音译,意为强壮、有蛮力)的牦牛,是家里牛群的头牛,每每遇到狼群攻击时,它就带领牛群将幼崽和母牛圈在中间保护好,一众公牛在最外围,红眼伏首,蹬蹄抵角,而后猛冲,将狼群撞得四散而逃。
它凶勇善战,但又那么温和,会卧在草甸间悠悠地晒太阳,会静静地让 “阿佳”(藏族称呼,意为大姐)在身旁挤奶,会驮着游客赏览美景。
任何描述藏区文化生活的艺术作品里,牦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藏民族崇尚自然,他们视雪山湖泊为保佑一方的圣山圣湖,这与牧民依靠自然、逐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模式息息相关。而牦牛,作为最重要的家畜,将牧民与自然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在空气稀薄、环境艰苦的青藏高原,时常见到它们沉稳坚忍的身影,它同高原上的人,相依为命。每逢春夏和秋冬交接之际,牧民们都会应季迁徙,辗转于冬、夏草场。在过去,牦牛要随牧民身驮重物长途跋涉,山岩冰川,如履平地,被誉为“雪域之舟”。
队员们采访玉树曲麻莱县巴干乡团结村妇女组织成的“藏糖小组”时,她们说牦牛奶做成的传统藏糖,是“妈妈的味道”。队员们问道:“是小时候每家妈妈都会做藏糖吗?”妇女们笑成一片,翻译告诉大家,她们说的“妈妈”,是牦牛。
对牧民而言,牦牛是生存之本;是朝夕相处的朋友;是雪域文化的符号;是大自然无私的馈赠。“牦牛浑身是宝,”藏糖小组的成员自豪地向大家作介绍,“牦牛肉干可以随身携带,为牧民及时补充和提供能量;牦牛毛皮可以制成毡毯、帐篷和衣衫;牦牛奶可以直接喝,还可以做成牦牛酸奶、酥油、曲拉(牦牛奶所制奶酪)以及藏糖等多种奶制品;牦牛粪便是即取即用的燃料;就连它的骨头也是有用处的,可以做各种器具。”
队员们跳锅庄(藏族的集体舞蹈)时结识了一位藏族姑娘,她叫求永卓玛,她热情地邀请队员们来到她的家中。
藤鲸曾听说三江源的牧民们逐渐搬离草原和帐篷,住到了水泥房子里,她想到牧民和他们的子女或许正在慢慢离开他们的牦牛,问道:“求永,我们昨天去拜访藏糖小组的时候,阿妈们都说她们对牦牛有着特殊的情感,我有点好奇,和我们同龄的,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也会有这种情感吗?”
“我不是在牧区长大的,我也不会放牧,但是我知道我们的吃穿用度都是来自于它们。我家有个合作社,合作社的产品有藏糖,就是用牦牛奶做的,还有肉干、还有牦牛毛编织的东西、我们的食物、我们的财富,都是从它们身上来的,光是听着就觉得很了不起。”求永回答道,她这样说时,眼神和语气是那样的质朴而坚定,一如他们与牦牛、与草原斩不断的羁绊。
在青海地区许多现代化的建筑里,常常能看到悬挂在室内墙壁的牦牛头骨,上面搭着各色哈达。虽然随着社会发展,牧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但牦牛已经成为不可磨灭的烙印,深深融在牧区民众的心里。而牧民们对牦牛的崇拜,寄托着他们对自然的深深眷恋和由衷感恩。山、水、草、人——雪域高原本是一片环境恶劣的土地,却因为牦牛的存在,人类能够在这里与自然共同形成一种和谐、平衡、互助共存的生活方式。
离开前,山友们特意去辞别牦牛。不同于初见的陌生和好奇,在牧区经过一系列调研后,在感受当地民俗文化后,在与牧民们朝夕相处后,再见牦牛,只觉得它是这天地间可爱至极的生灵,在它坚挺浑厚的身影里,承载着牧民们生活之重,蕴藏着藏民族文化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