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自然保护区

 

  珠穆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了喜马拉雅山脉三万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一保护区是于1989年在富群的协助下建立的,旨在创建一种新的地区保护模式。根据富群星火燎原的环保方法,该保护区将地方政府部门和当地社区合作成为生态保护管理的主体,以解决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保护区允许居民在区内继续生活,并为不同的土地规划了专门的使用形式,使当地社区在满足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该保护区是世界上第一个不依靠外来环保力量实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而是依靠富群培训的潘德巴工作者,带领社区在保健、生态保护和创收方面取得进步,并成为保护区自然环境的守护者。
  1994年,政府将这一地区划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享受与长城同等的法律保护。1999年,富群协助修改了珠穆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总体计划,使其与潘德巴项目相结合。迄今为止,276名社区带头人已经被培训成为了潘德巴工作者,以带给社区可持续的发展。富群在作为保护区大门的日喀则地区设立了游客中心,那里同时也是保护区的潘德巴培训中心。此外,三个当地的寺院已经在富群的帮助下得以修复,其中包括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院——绒布修道院。
  珠穆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惊人的自然景观,保护区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洛子峰和马卡鲁峰,也有向青藏高原北部延伸的深邃峡谷,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在保护行动的工作下,当地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高山、温带和极地气候区。山脉和峡谷居住着许多稀有和濒危的动植物物种,包括雪豹、云豹、野山羊等。同时,这片野生动物保护区内还生活着8.9万的西藏农牧民。
  这里有中国最贫穷的两个县,50%的人生活在政府公布的官方贫困线以下。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压力正蚕食着当地的发展,他们急需找到新的收入来源,帮助社区与他们的周边环境共存。自从富群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西藏开展工作以来,越来越多的外来者来到了西藏,他们带来了生活垃圾和对于更加商业化的旅游部门的需求。这些需求为当地创造了很多机遇,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富群还帮助当地政府建立一个环境保护与管理模式,以保护生态环境并而且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并确保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会伤害脆弱的自然景观。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自然保护区不同,珠穆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一个全新的运营模式,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完全以当地人为主体开展,为他们提供创收方式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成就
  通过富群与西藏自治区政府科学与技术部的合作,珠穆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自保护区建立以来,当地已经培训了数百名潘德巴工作者,许多破坏生态环境做法都已经得到改变。
  当地318个村庄中的大部分都已经拥有了基本医疗保健条件。
  主要村庄中已经开办了多所学校。
  儿童死亡率已经下降了一半。
  保护区内的猎杀野生动物行为已经被禁止。
  森林砍伐率已经下降了80%。
  正在绒布地区开展垃圾清理工作。
  已经在当地种植了五十万棵树木。
  潘德巴计划已经培训了276名工作员,他们都生活在珠穆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帮助当地发展环境、基础教育、医疗、并为社区寻找可持续的创收方法。
  珠穆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她能够自我维持的保护结构。当地社区能够在中断外界帮助与资助的情况下继续保护生态环境。
——(以上数据截止至2003年)

 

珠峰自然保护区3

 

珠峰自然保护区1

订阅富群邮件简报

点击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