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富群致力于推动“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长期以社区共管的方法开展基于社区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工作。2024年12月,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UNDP-GEF东亚-澳大利亚迁飞路线中国候鸟保护网络建设项目”支持下,富群正式启动“昭通市黑颈鹤栖息地社区发展和社区保护意识提升项目”,在厘清保护地周边社区与黑颈鹤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带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黑颈鹤的保护工作,同时支持社区的良性发展。
来昭通越冬的黑颈鹤与斑头雁
每年冬季,当北方的寒风呼啸而至,一群优雅的“高原舞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便如约飞抵云南昭通,开启长达半年的越冬之旅。在昭通,黑颈鹤的越冬足迹遍布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周边的马树镇、永善县永安村、白云村等地的山地、草甸和湿地。它们以农田里残留的土豆、苦荞、燕麦等作物为越冬的重要食源,与村民比邻而居,共同绘就一幅“鹤鸣霜野,人耕夕阳”的和谐画卷。当地民谚“九月九来,三月三走”,正是对这段跨越季节的“约定”的诗意记录。
黑颈鹤在马树湿地、白云湿地、永安湿地
2025年3月3日至10日,富群团队在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巧家县林业局、永善县林业局、马树镇政府、伍寨乡政府等各级部门的协调支持下,前往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马树湿地、永善县白云村大陷塘湿地和永安村大海子湿地,开展为期8天的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社区居民的黑颈鹤保护意识和保护工作现状,同时对当地农牧业生产、游客活动和周边工程建设过程等人类活动可能对黑颈鹤及其栖息地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系统调查,为后续制定科学保护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富群团队与护鹤员交流
富群团队在试点村开展了KAP调研(KAP,知识 knowledge、态度 attitude、行为 practice),通过发放电子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广泛收集社区各年龄层居民代表对黑颈鹤保护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等信息,倾听村民心声。 “黑颈鹤是保护动物,不能打,不能碰”,村民们朴素的保护意识令人欣慰,但如何进一步提升村民对保护工作的参与度,仍是团队关注的焦点。富群团队还与护鹤员共同开展常规巡护和补饲工作,了解试点社区黑颈鹤保护工作的开展现状。

富群团队开展入户问卷调研

富群团队与护鹤员共同开展常规巡护工作
富群团队同时细致地考察了黑颈鹤栖息地。调研发现,黑颈鹤的生存环境正面临隐形挑战:农田内遗留的地膜、随手丢弃在湿地周边的生活垃圾等可能被误食,游客活动也可能惊扰鹤群。对此,富群团队已着手规划保护行动,以使“护鹤”理念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也让这片越冬栖息地真正成为黑颈鹤的“安全食堂”与“安心卧室”。

农田内遗留的垃圾和地膜
当春风吹绿昭通的湿地和农田,黑颈鹤将再次北飞。而富群团队与当地社区的守护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
本次调研让我们更加了解昭通当地社区居民与黑颈鹤共处的生活图景,富群也将继续携手各级政府和当地社区,通过共同制定因地制宜的社区共管计划、开展深入社区的环境教育、推广生态友好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资源,带动栖息地周边居民广泛参与到守护家乡绿水青山的行动中来,同时让保护成果反哺社区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双向奔赴的美好愿景。
黑颈鹤夜宿马树湿地

支持方